Sorry, 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visit this website.
hamburger overlay
為眼晴健康做好糖尿病管理

為眼晴健康做好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控制得宜、維持血糖水平於目標範圍內,有助預防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倘若血糖管理不善,長期處於高血糖水平將有機會損害視網膜的血管,並患上俗稱「糖尿上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致視力下降,嚴重者甚至失明。事實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於香港的糖尿病患者當中,每五個人便有兩個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   風險因素 除了血糖控制不良外,吸煙、高血壓、懷孕或高膽固醇均有可能引發或加劇眼睛健康問題2。   預防 為防視力因糖尿病影響而受損,病友不妨多注意以下事項3: 至少每兩年進行一次眼科檢查,以便及早察覺任何視力下降或患上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黃斑水腫等的徵兆 盡量維持血糖水平在目標範圍之內 保持健康的血壓及膽固醇水平 若發現視力轉差,應立即求醫,避免進一步惡化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自我血糖監測,持續觀察血糖水平,為管理病情作良好基礎,減低各類包括影響眼睛健康等的糖尿病併發症風險4。...

閱讀更多

篩選結果

自我血糖監測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測試血糖? 要有效控制血糖,病者必須明白除胰島素功能外,影響血糖的變數甚多,其中包括食物(份量、質量、進食時間)、運動(持續性、消耗量、種類)、生病、體重、情緒(失眠、焦躁、憂慮)。故病人要掌握控制血糖之道,必須從醫護人員中學習影響血糖變數的基本知識,然後利用自我血糖測試,了解個人生活的各種小節對血糖的影響,從而改變生活方式,以達至理想的血糖控制。 自我血糖測試 — 糖尿病護理的里程碑 糖尿病護理的研究發展過程中,具有三項重要的里程碑﹕一是胰島素的發現﹔二是血糖水平控制指標的有效測試,其中包括糖化血紅素(HbA1c)及自我血糖測試﹔三是利用大型臨床研究來證明長期理想血糖控制能有效減低併發症的出現。 DCCT 研究報告 美國國家健康機構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於一九九三年發表了一篇關於糖尿病一型之十年研究報告 – 控制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研究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 Trial” (DCCT)。...

閱讀更多

什麼時候特別需要測試血糖

自我測試血糖的最重要目的在於幫助病人了解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尤其生活方式出現重大轉變時,例如旅遊、轉換工作等對血糖的變化。在一些需要強化治療,例如多次注射胰島素的病人,這些資料也能幫助醫護人員有效地調校藥物的劑量,更重要的是在「危急」的情況下,例如當病人感覺身體不適又或昏迷的時候,利用血糖機或試紙作測試能迅速辨別病人的情況是否與血糖過高或過低有關。   檢測血糖水平的次數 糖尿病患者應與醫護人員一起定下自我監測血糖目標計劃,這要視乎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治療的情況。 控制良好或病情穩定的病人,應每週在不同時候檢驗血糖二至四次,時間可為空腹、午飯前、晚飯前、飯後兩小時或睡前。 使用口服藥物而病情受控及穩定的患者,每星期最少測試血糖1至2天;如患者能持續有效控制病情,則可減少測試次數。 注射胰島素之患者,或適逢生病,血糖水平未能有效控制或不穩定之病人,應每日量度血糖水平。 一般測量時段如下: 早飯前 早飯後2小時 午飯前 午飯後2小時 晚飯前 晚飯後2小時 睡前 備註:飯後2小時是以吃第一口飯開始計算,而非用餐結束後開始計算(資料來源ADA)。 此外,...

閱讀更多
為眼晴健康做好糖尿病管理

為眼晴健康做好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控制得宜、維持血糖水平於目標範圍內,有助預防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倘若血糖管理不善,長期處於高血糖水平將有機會損害視網膜的血管,並患上俗稱「糖尿上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致視力下降,嚴重者甚至失明。事實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之一,於香港的糖尿病患者當中,每五個人便有兩個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   風險因素 除了血糖控制不良外,吸煙、高血壓、懷孕或高膽固醇均有可能引發或加劇眼睛健康問題2。   預防 為防視力因糖尿病影響而受損,病友不妨多注意以下事項3: 至少每兩年進行一次眼科檢查,以便及早察覺任何視力下降或患上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黃斑水腫等的徵兆 盡量維持血糖水平在目標範圍之內 保持健康的血壓及膽固醇水平 若發現視力轉差,應立即求醫,避免進一步惡化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自我血糖監測,持續觀察血糖水平,為管理病情作良好基礎,減低各類包括影響眼睛健康等的糖尿病併發症風險4。...

閱讀更多
脆雞塊

食譜分享— 脆雞塊

脆雞塊 (4-6人份量) 所需時間:約1小時50分鐘   材料 去骨去皮雞胸 3 件 (切成一口大小方塊) 酸瓜醃汁 500 毫升 杏仁粉 65 克 日式麵包糠 55 克 大蒜粉 1 茶匙 煙熏辣椒粉 1/2 茶匙 胡椒粉 1 茶匙 鹽 1 茶匙 雞蛋 1 隻 烹飪噴霧油   步驟 將雞塊放入酸瓜醃汁中,放入雪櫃醃製至少 1 小時 (放隔夜更佳)。 烹調前,先將焗爐預熱至攝氏 204 度。 在小碗裡混合杏仁粉、日式麵包糠、大蒜粉、煙熏辣椒粉、鹽和胡椒粉。 用另一個碗發打雞蛋。 輕輕噴灑烹飪噴霧油於焗盤上,或將冷卻網架放在焗盤上,令雞塊更脆。 從醃汁中取出雞塊,沾上蛋汁及沾滿杏仁粉混合物。...

閱讀更多

拆解關於飲食與糖尿病的常見迷思

關於糖尿病,尤其是圍繞飲食方面,不難察覺坊間有些常見的迷思。糖尿病友有可能會因此而在日常選擇飲食時感到困難—應該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嗎?甜品是不是大忌?一定要跟從特別的膳食餐單嗎?讓我們一同解構以下有關飲食與糖尿病的疑問!   一、進食糖份會引致糖尿病? 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當中包括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等等。要減低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你可於日常飲食時挑選飽和脂肪和添加糖含量較低的食物、多吃高纖食物並注意食物份量,同時配合恆常運動;而進食糖份本身並不會直接引致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則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不是由飲食或生活習慣引起。   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澱粉類食物? 白飯、粉麵、麵包或馬鈴薯等澱粉類食物也可以是你健康飲食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進食份量。不論是正餐或小食,你也可於你的飲食計劃裡加入適當份量的澱份類食品和其他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豆類、乳酪、水果和奶製品等。   三、...

閱讀更多
糖尿病與足部護理

糖尿病與足部護理

糖尿病患者罹患足部問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因為當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時,有機會令神經受損,尤其會令足部感覺轉弱;而雙腳血液循環欠佳,亦有可能導致例如潰瘍、感染或足形異常等更嚴重的情況1。因此病友應建立自我血糖管理習慣,將血糖水平控制在目標範圍內,有助預防因病情惡化而引發的足部相關併發症。   如何預防足部問題? 要預防足部問題,病友可多留意以下幾項護理重點1,2,3: 每天自行檢查及清潔雙腳 檢查雙腳及腳趾甲有否變色、變形、傷口、割傷、撞傷或其他損傷,需要時可利用鏡子幫助檢視腳底狀況 用溫水和肥皂清潔,但避免浸泡雙腳,清潔後輕輕抹乾雙腳及趾縫間的位置 小心修剪腳趾甲,將腳趾甲剪平並以指甲銼銼平 定期約見專業醫護人員,詳細檢查雙腳 若發現雙腳出現任何異常狀況,便應立即求醫 穿著舒適而保護性較佳的鞋履,以免因尺碼不合導致雙腳受傷...

閱讀更多
檸檬香料烤雞

食譜分享— 檸檬香料烤雞

檸檬香料烤雞 (4人份量) 所需時間:約1小時45分鐘   材料 雞 1 隻 (約 3-4 磅,或 1.4-1.8 公斤) 百里香 1 小枝 迷迭香 3 小枝 檸檬 1 個 (切半) 蒜頭 4 瓣 (1 瓣剁碎,3 瓣壓碎) 鹽 1 茶匙 胡椒 1 茶匙 牛油 2 湯匙 牛至 (奧勒岡) 2 小枝 紅蔥頭 2 顆 (切開) 番茜 1 小枝 (切碎) 檸檬汁 2 湯匙 煮食用棉繩   步驟 將焗爐預熱至攝氏 204 度。 將雞洗淨並用廚房紙巾擦乾,然後用煮食用棉繩綁起雞腿部分。 將百里香和...

閱讀更多
泰式炒金邊粉

食譜分享— 泰式炒金邊粉

泰式炒金邊粉 (4人份量) 所需時間:約35分鐘   烤雞材料 去骨去皮雞胸肉 1 磅 (或 450 克) 青檸 1 個 (榨汁) 洋蔥粉 1 茶匙 大蒜粉 1/2 茶匙 薑 (磨碎) 1 湯匙 麻油 1 茶匙 鹽 1/2 茶匙 黑胡椒碎 1/2 茶匙 紅辣椒碎 1/2 茶匙 (可省略)   泰式金邊粉材料 蛋白 4 隻 泰國金邊粉 227 克 (或 8 安士) 紅蔥頭 1 顆 (切開) 蒜頭 2 瓣 (切碎) 麻油 1 茶匙 豉油 60 毫升 米醋 2 湯匙 魚露 1 湯匙 羅望子醬 2 湯匙 青檸汁 1 湯匙 花生醬 1 湯匙 是拉差辣椒醬 1 湯匙...

閱讀更多

Pages